<form id="9ddz9"><nobr id="9ddz9"><progress id="9ddz9"></progress></nobr></form>

    <sub id="9ddz9"><address id="9ddz9"><listing id="9ddz9"></listing></address></sub>

      <form id="9ddz9"></form>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谷騰環保網 > 谷騰研究 > 正文

    2021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評述和2022年發展展望

    更新時間:2022-01-12 10:15 來源:中國環保產業協會 作者: 田恬、路光杰等 閱讀:3709 網友評論0

    【谷騰環保網訊】歲末年初,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過往一年的發展動態,預測新一年的發展趨勢,我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21年行業發展評述和2022發展展望》,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

    2021年主要政策

    1、電力行業

    鼓勵火電企業開展綜合能源服務,火電機組向周邊區域輸出電、熱、冷、氣、水等綜合能源服務。

    2021年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鼓勵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2021年10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鼓勵企業提供綜合服務,實現角色轉變,不斷提升清潔低碳、高效靈活發展能力。

    鼓勵火電企業開展固廢耦合處置,利用火電廠高效鍋爐、完備環保設施協同處置周邊企業固廢,實現一體化減污降碳。

    2021年5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鼓勵統籌規劃固體廢物綜合處置基地。積極推廣靜脈產業園建設模式,探索建設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廢物、危險廢物、農林垃圾等各類固體廢棄物的綜合處置基地,以集約、高效、環保、安全為原則,發揮協同處置效應,促進基地內各類處理設施工藝設備共用、資源能源共享、環境污染共治、責任風險共擔,降低“鄰避”效應和社會穩定風險;

    地方上,繼2020年上海提出持續推進城鎮污水廠污泥進入電廠摻燒,2021年5月25日,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發展,構建完善產業共生體系,促進園區廢棄物循環利用。推廣燃煤電廠耦合污泥處置。

    鼓勵火電企業開展節能提效以及靈活性改造?;痣姰a業作為我國能源供應“壓艙石”,在雙碳背景下提升自身清潔化利用水平、持續高效綠色發展很有必要。國家發布多個政策文件支持火電機組開展自身節能減污降碳升級。

    2021年11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推進重點區域燃煤機組、燃煤鍋爐實現超低排放;

    2021年10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提出堅持統籌聯動,實現降耗減碳。統籌推進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鼓勵企業采取先進技術,持續降低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水平;

    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重點實施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加快現役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

    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統籌煤電發展和保供調峰,嚴控煤電裝機規模,加快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

    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燃煤清潔高效開發轉化利用,繼續提升大容量、高參數、低污染煤電機組占煤電裝機比例。

    鼓勵火電產業減污協同降碳發展。近年來的國家層面和地方的實踐證明,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投入相對小而效益倍增,是符合國情的“中國雙減排方案”。

    2021年1月1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優先選擇化石能源替代、原料工藝優化、產業結構升級等源頭治理措施,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協同控制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的創新舉措和有效機制。

    2、非電行業

    推進重點行業深度治理。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發布,在著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提出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區域鋼鐵、燃煤機組、燃煤鍋爐實現超低排放。到2025年,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

    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提出以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領域和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制定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大力推進低碳和適應氣候變化試點工作。健全排放源統計調查、核算核查、監管制度,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

    實施鍋爐、爐窯大氣污染治理設施升級改造。2021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提出以采用低效治理設施的燃煤鍋爐、生物質鍋爐、煤氣鍋爐和工業爐窯為重點,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情況排查抽測,實施治污設施提效升級,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并指出了具體的低效治理工藝以及改進措施。

    2021年行業發展概況

    1、電力行業

    超低排放成效顯著,替代電量逐年提高。據中電聯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9.5億千瓦,約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88%。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供電標準煤耗、廠用電率分別為304.9克/千瓦時、4.65%,較上年分別降低1.5克/千瓦時、0.02%。2020年,電力行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約為15.5萬噸、78.0萬噸、87.4萬噸,分別比上年下降15.1%、12.7%、6.3%。碳排放方面,2020年全國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832克/千瓦時,相較于2005年下降20.6%。全年累計完成替代電量2252.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9.0%。

    “雙碳”目標下,火電轉型迫在眉睫,但要避免“一刀切”或運動式減碳。2021年10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上提出要針對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優化煤炭產能布局,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建設先進煤電,繼續有序淘汰落后煤電。堅持先立后破,堅持全國一盤棋,不搶跑。從實際出發,糾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電限產或運動式“減碳”。

    目前市場上呈現出的火電轉型技術路徑主要包括:火電機組節能提效及靈活性改造,如基于大數據的電廠智能精準控氨技術、汽輪機通流改造技術、低負荷工況運行優化技術、儲能聯合調頻技術等;火電機組服務外部企業實現一體化降碳,如耦合固廢處置技術、“電、熱、冷、氣、水”綜合能源供應等。

    近年來,燃煤煙氣脫硫脫硝工藝中氨的使用與排放現狀一直是行業關注焦點。據《中國環保產業》2021年第5期,全國氨法SCR脫硝存在不容忽視的氨逃逸現象,解決SNCR/SCR脫硝氨逃逸問題,需要提升催化劑性能,發展各種精準噴氨技術,強化氨的排放監督和標準體系的建立。無論是氨法脫硫還是SCR脫硝,需要從技術、政策、標準和管理等方面加強對氨排放控制的管理。

    2、非電行業

    據生態環境部數據,目前鋼鐵行業已完成或正在實施6.6億噸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全國80%以上鋼鐵產能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重點區域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自2020年8月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開展了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進展情況公示工作。截至目前,有29家企業在鋼協網站進行公示,其中20家完成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三項的超低排放評估監測。下一步將有序推動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鍋爐超低排放改造。

    鋼鐵行業產量創新高,碳排放強度不容忽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2020年粗鋼產量10.5億噸,占全球粗鋼產量的57%,這是我國粗鋼產量首次超過10億噸。世界鋼鐵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推動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對國家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

    鼓勵短流程煉鋼工藝結構發展。當前我國鋼鐵行業中以煤、焦炭為主的高-轉長流程工藝結構占主導地位,能源結構高碳化。在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方面,鼓勵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引導電爐短流程發展,加強廢鋼資源回收利用,降低原材料和能耗消耗。

    3. 2022年發展展望

    1、電力行業

    近三十年來,我國火電產業發展經歷了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發電煤耗的大幅降低,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高效燃煤體系,這一階段火電高質量發展的特征是“清潔高效”;在當前“雙碳”背景下,火電產業跨進“協同共享”轉型發展階段,減污降碳增效協同,火電產業以共享為思路融入社會,打開“院墻”,主動發揮城市“靜脈”和“動脈”作用;未來,火電產業將跨入“智能智慧”階段,這將是“協同共享”階段系統思維運用的進一步擴充,能源行業將進一步地與其他行業發生互聯互通。技術方面,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更系統地解決更復雜的問題。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充分發揮火電產業優勢作用,實現社會整體能效躍升、污染物減少以及碳排放降低。

    “雙碳”背景下,打破院墻、協同共享的“火電+”產業轉型發展理念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引領行業發展。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對“火電+”理念進行深入理解,總結出了“火電+”五大類實施路徑、十五個應用場景。包括動脈輸出,發揮綜合能源服務一體化優勢;靜脈消納,“電站+三廢”協同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多能互補,多種能源實現優勢互補;產業融合,模式創新拓展電廠產業鏈;智慧共享,打造互通互聯、智慧高效的能源平臺。“雙碳”對各個行業提出了高質量化發展的要求,如何科學地實現碳減排、碳中和是擺在各行業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電力產業更是首當其沖。在“雙碳”背景的新形勢下,要運用系統思維,統籌考慮多行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從而科學地而不是“運動式地”達成雙碳目標。

    現階段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市場關于煤炭相關業務投資意向萎縮嚴重,勢必會影響到在煤電市場占比重大的脫硫脫硝行業。行業主要業務已由工程逐步轉向運維,核心發展減污降碳技術,如以綜合能源服務為代表的低碳技術以及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節能降耗技術等。另一方面,“雙碳”影響下,部分行業“老問題”的解決變得迫在眉睫,如廢棄脫硝催化劑的跨省運輸問題,摻燒后污染物排放問題等,都應引起重視。

    2、非電行業

    鋼鐵行業距離全面高質量發展還有一定距離。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近期調研幾個鋼鐵大省發現,有些鋼企在清潔運輸、環境管理、在線監測運行和規范化方面有很多薄弱點,還有部分鋼鐵企業沒有按照可行性技術指南進行改造,達不到超低排放改造的要求,甚至有些企業在評估監測時弄虛作假。

    超低排放是企業主體責任,由鋼鐵企業自身認定,報送管理部門備案,通過中鋼協向全社會公開結果,鋼鐵企業對結果負責,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通過對近百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監測評估,總結出企業認定過程中現存的一些不足之處:鋼鐵企業對于全流程全方位超低排放認識存在不足,如認為燒結機脫硫脫硝等于全面超低排放、料場封閉等于完成無組織排放治理,因缺乏監測管控平臺而無法自證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情況等;鋼鐵企業評估監測中常見問題,如未對工藝符合性進行評估,未對無組織排放清單完整性進行評估,各評估單位對于治理措施是否滿足要求的評估尺度不一等。

    “雙碳”目標下鋼鐵行業應低碳發展。“雙碳”背景下,中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將更加強調源頭削減、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并重的模式。在源頭削減方面,進一步提高項目備案、置換門檻,推進粗鋼產量壓減,控制鋼材產品出口;在過程控制方面,進一步提升能效,推動電爐短流程煉鋼;在末端治理方面,應持續推進超低排放改造。

    超低排放與減污降碳協同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絕不是一味堆砌末端治理設施,否則不僅難以取得預期效果,還會增加無效成本與碳排放量。新形勢下的超低排放改造應當強化源頭消減、嚴格過程控制,優化末端治理,從而實現常規大氣污染物與碳的協同減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2021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評述和2022年發展展望 ”評論
    郵箱: 密碼: 新用戶注冊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電話:010-65815687

    E-mail:37571214@qq.com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

    淫妇自慰流白浆

      <form id="9ddz9"><nobr id="9ddz9"><progress id="9ddz9"></progress></nobr></form>

      <sub id="9ddz9"><address id="9ddz9"><listing id="9ddz9"></listing></address></sub>

        <form id="9ddz9"></form>